第六章:富饒的飢饉

原书及其作者:《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杨继绳,天地图书第四版。

系列上一篇:吉林

 -----

 

>p328 在1958年到1961年間,江蘇省這個富饒的地方也發生了嚴重的饑荒。當然,和河南、安徽、四川、甘肅、貴州,山東等省相比,饑荒程度要輕一些,但廣大農民也遭受到嚴重的摧殘。

一、江渭清奉命行事

>p321 江蘇省委第一書記江渭清是一個比較穩當的人,也是一個熟悉「黨文化」的老練政治家。在毛澤東面前,他察言觀色、審時度勢,估計不會帶來危險的情況下,有時還能擋住毛澤東某些不合理的要求。如,在反右鬥爭中,毛澤東曾希望在江蘇省常委中抓出右派,事後還派彭真到江蘇傳達對江渭清「打招呼」,說江「右」。江渭清還是擋住了,在省、地、縣幾級主要領導中一個右派也沒有抓。全省抓了13,349名右派,約佔全國右派分子總數的2.4%。江渭清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中,對他的「右」,對在毛澤東面前敢講真話的事,寫得繪聲繪色,對「三面紅旗」危害江蘇的事,也寫了一些,但在某種程度上有些淡化。從現存的檔案中反應,江蘇省在大躍進和隨之而來的大饑荒年代,問題還是相當嚴重的。不過,與其他省相比,江蘇在大躍進中並無自己的「發明創造」。對中共中央的指示,江蘇省雖照辦不誤,但不走極端。

  • 这一节看下来,感觉总体而言,江渭清更像一个老练的政治玩家,但是实际上为江苏人挡灾的程度则不如吴德之于吉林。江渭清在很多时候(比起吴德)更赶潮头,但也有更多直接阻拦毛泽东意见的情况。

  • 大兴水利,大办钢铁,军事化管理折磨民工,集体化生活吃食堂,顺应指挥,也都是有的。说江渭清抵挡毛泽东的不合理意见,最突出的案例书里提的也就是反右倾不头脑发热,和其他同僚同进同退。

  • 于是由于高估产、高征购,从1959年到1960年,也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人口死亡和外流。

二、這裏「五風」也成災

  • 由共产风而起的五风破坏生产,拆毁民房,掠夺农民的私有财产,大饥荒完全就是人为的浪费、破坏、阻止社会的自发纠错而造成的灾难。造成饥荒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中国国情下的集权体制必然的逻辑,集权一天不改,所有人的繁荣和保障都是虚幻。

  • 共产风大肆破坏生产,同时又要浮夸风虚报产量,粮食的征购和返销在一个僵硬无变通、只能加速不能回头的体制指挥下,极限挤压农民的口粮,并且农民完全不能反抗。这样的体制是不以国民生死为念的,粮食征购遇阻就反瞒产私分,永远都是牺牲下层服务上层。

>p336 第五次共產風是1960年6月辦托兒所,需要甚麽都是又從社員家裏拿。五次共產風弄得社員家徒四壁。曲塘公社胡莊大隊共產風也是共刮了五次,但内容不同。第一陣風是大辦鋼鐵;第二陣風是深翻土地,大搞絞繩犁;第三陣風是「四集體」和「十個不要錢」(四集體:集體吃飯,集體住宿,集體勞動等。十個不要錢是吃飯、吃菜、洗澡、看戲、看病、上學等);第四陣風是「傾家蕩產搞水利」;第五陣風是大辦萬頭養豬場。刮共產風時對勞動力「一平二調」,命令一下,説走就走。

>p339 沒有糧食,就在小隊和社員中反瞞產私分,硬分配任務:强迫不同生產隊的社員承認每人偷吃了200斤,300斤,400斤,甚至500斤。群衆思想不通,幹部帶頭承認。公社副書記陳根興、副主任張甫生分別承認自己偷吃了400斤和800斤。社員說:「浮誇風使人人都帶上了賊的帽子。」

>p340 六合縣瓜埠公社保江大隊1959年本來只產糧食96萬斤,大隊黨支書馬其銀卻上報產量為107萬斤。上級就按107萬斤下達徵購任務。徵購任務完不成,就到社員家挨戶搜查,把自留地的糧食、口糧全都搜走了。社員只好吃野菜充飢,造成了浮腫、死亡、外流和棄嬰。農民說:「幹部浮誇,我們浮腫」、「幹部説大話,我們送小命」。

 三、幹部橫行鄉裏

  • 多吃多占,尽享特权,养尊处优,还能随意欺男霸女、强取豪夺、强迫命令,只听上级命令。这种环境下的干部队伍要么制造毫无人性、只听党话,还自以为光荣正义的野蛮人,要么制造平庸而为恶的蠢人,然后让这一部分人拿到权力去祸害其他的人。

四、糧食短缺,物資匱乏

p344
  • 既然为了干部的政治考量就能随意残害大片大片的农民百姓,那么被定下极低的口粮标准之后还要被层层扣克挪用也是顺理成章。被浪费和破坏的粮食自不必说,扣克和挪用走的粮食则就自然成了干部的财富,以权谋私在集权体制下必然是普遍违法选择性执法的。

>p347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商業部門不是做買賣的,而是國家分配物資的權力機構。沒有監督、沒有制衡的權力,沒有不腐敗的。

五、江蘇也有人吃人

>p348 由於食堂停伙,加上幹部「壓服」,(南通)全地區2月份以來(主要是3月份)發生自殺事件57起,共死掉17人。自殺身死的情況是:1、年齡大,食堂又不開伙,自殺身死的4人;2、沒有吃的,到處找東西吃,中毒身死的2人;3、因瞞產私分被幹部發現,幹部教育方法生硬,自殺身死1人;4、從水利工地上開小差回來,食堂不讓吃飯,氣氛自殺而死4人;5、因挖社員餘量,社員實在沒有,被迫自殺身死5人。

>p349-350 1959年冬至1960年春,江蘇的興化、寶應、高郵、高淳、宜興等縣相繼發生因缺糧而導致的嚴重死亡事件。寶應縣4萬人餓死,事情鬧大。江渭清親自出馬,逮捕了縣委書記徐向東。江雖自我檢討說「寶應事件,省委要負一定的責任」。在1959年上半年,本來很富庶的高淳縣就已發生嚴重的餓死人事件。省委調查後,寫了報告正要送中央時,在廬山開會的省委第一書記江渭清打電話回去説:「現在氣候不對了,要反右傾了,你們不要再反映死人的情況。」於是省委將報告壓下,儘將高淳縣委書記劉元撤職了事。

>p351 1960年10月9日,中共江蘇省委轉發了省委辦公廳和興化縣委聯合工作組關於興化縣三個不同類型生產隊的調查報告。在比較好的生產隊裏(仲家大隊),從未放鬆過「三包一獎」制度,對於風行各地的合併生產隊,這裏也是「上動下不動」,而且從來不開夜工,保證社員8小時睡眠。這個大隊除了少數人患浮腫病以外,沒有餓死人。全大隊757人,1958年到1960年人口沒有減少,還增加了8人。而條件差不多的夏家大隊情況就嚴重得多。

  • 一地干部如果以民生为念,对于意识形态的大话空话不头脑发热,能够务实,只需要务实而已,就能够保存大量的人命。当然,在环境不好的省,只是务实也足够让自己送命了。所以这样的干部是不可期的,他们同样是体制意求排除的异数。因为他们既不是便于统治的庸人,也不是能暴力统治别人的蛮人。

>p354-355 《中國人口 · 江蘇分冊》一書中記載的人口數據和《江蘇統計年鑒》略有差別。依據這套數據計算所得,大饑荒三年中,江蘇省非正常死亡人口為63.79萬,少出生人口192.06萬。大饑荒使江蘇人口的損失為255.85萬人。
綜合兩本書的數據計算的結果,可以近似的認為,大饑荒期間,江蘇省非正常死亡約70萬人,少出生約200萬人。大饑荒使江蘇人口損失約為270萬人。
這兩本書中的數據都是官方數據。顯然,上述計算結果應是最低數據。

六、政策放寬,形勢好轉 

 -----
原书信息:楊繼繩,2008,《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天地圖書,第四版,ISBN 978-988-211-908-6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随笔:博客开通有感

简记:人类中究竟有多大比例真的热爱自由,超过热爱面包?

Start with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