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25的博文

第十九章:「五風」肆虐

图片
原书及其作者: 《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下篇)》,楊繼繩,天地圖書第七版。 系列上一篇: 食堂  ----- 一、「共產風」留下歷史的笑柄 >p766 1958年8月16日到8月30日在北戴河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對「共產風」的產生起着决定性作用。這個會議上通過的《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中,對人民公社所有制轉變過程的時間設想得過快了:「由集體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過渡,是一個過程,有些地方可能較快,三、四年就可以完成;有些地方可能較慢,需要五、六年或更長的時間。」各地的領導人對決議的理解不同,有的認為,三、四年時間是就全國範圍講的,我們這裏可以更快一些。 中央冒进,毛泽东亲自提倡平均主义,宣传机器和当时的肉喇叭学者热烈响应;教育系统契合政治需要,向所有学生灌输社会发展的“五阶段论”(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一个比一个先进,必定依次取代前者),也让中央的共产主义号召更加深入人心。 天上传来的理论到了民间就变成历史决定论、宿命论,但是一种局面确定是造成了:让人们认为自己手握真理,有了不择手段“替天行道”的正义性。 接下来就是造典型的闹剧此起彼伏,一个个闹剧把恶劣影响传开后默默烂尾,人们注意力就转向其他闹剧,毛泽东和官僚系统总体对共产风建设持欣赏珍惜的态度。 21年7月,习近平宣告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图源 大公网 共产风宣传的“各取所需,各尽所能”根本就不可能,最少是可知的过去和可预见的将来都不可能。全靠政府调配做到“各尽所能”就是妄想,没有足够的供应实力和社会公德心,“各取所需”就是神话。薪水劳工、自由市场加一定政府调控的经济模式是接近这种状态的目前最可行模式,计划经济和按需分配完全与此背道而驰。 共产风中有一波一波的各种峰头,比如运输“车子化”(用手推车代替肩扛手提)、轴承“滚珠化”(所有轴承变成滚珠轴承),被视为“技术革命的萌芽”。经济活力是不可能靠国家集中来实现的,技术创新更不可能。共产主义、苏联模式这样的政治体制与一切的社会发展都是背道而驰的,如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全能管控稍有放开(以及加入贸易全球化),来的就是经济腾飞。经济发展时感受不明显,一旦从今往后经济下行,跟着经济腾飞一起长肥了的党国体制只会再次显露出它与民争利、阻碍发展的问题。 >p770-773 社員怕自己的東...

转载:中国民主季刊刊载胡平文章 - 建立中国的民主工程学

转载 中国民主季刊 第3卷第1期上刊载的文章, 《胡平|建立中国的民主工程学 : 王天成⟨大转型:中国民主化战略研究框架⟩评介》  ----- 原文链接 : https://chinademocrats.org/?p=4824

转载:人文中国刊载袭明文章 - 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中国人

转载  人文中國 Humanities China Academy 发布于2025年2月18日的 《张大军 | 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中国人》  ----- 张大军 | 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中国人 by 人文中國 Humanities China Academy 文化或文明意义上的中国人在现代社会到底该呈现出什么样的独特的生命型态?如何做才能保存或者建造出这种理想的生命型态?它深层的文明底蕴或者文化支持体系究竟来自何处?我们又该如何确认并拥抱这些基本的文明要素和根基性的文化力量? Read on Substack  ----- 原文链接 : https://humanitieschina.substack.com/p/37c

转载:李社区 - 611STUDY.ICU全国中小学超时学习 “耻辱榜”

转载 李社区 发布于2025年2月5日的 Tweet  ----- 截至2月5日, https://t.co/3p82wc9FHZ 全国中小学超时学习 “耻辱榜”学校数量突破1000所。 目前一共收到了1039所学校的投稿。前5个省依次为:山东(121所)、河南(99所)、广东(92所)、河北(74所)和江苏(75所) 。 数据方面,每月放假天数小于4 天的学校有896 所,其中486所学校每月假期小于2天… pic.twitter.com/CwldfNYfLz —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whyyoutouzhele) February 5, 2025  ----- 原帖链接 : https://x.com/whyyoutouzhele/status/1887142419126485127

第十八章:公共食堂

图片
原书及其作者: 《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下篇)》,楊繼繩,天地圖書第七版。 系列上一篇: 公社  ----- 一、消滅家庭 >p732 幾千年來,家庭,這個以血緣為紐帶的社會細胞,既是生產單位,又是生活單位,還是生養和教育下一代的單位。然而,在某些理想主義者看來,家庭是私有制最基本的社會基礎,是實現共產主義或世界大同的障礙。所以,一些社會改革家主張消滅家庭。毛澤東等一批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年青時就深受這種理想的影響,接受了消滅家庭的思想。 之前读到不觉得怎样,这段时间学校的阅读材料安排了一些古希腊政治思想的书,主要是柏拉图的《 理想国 》和《 苏格拉底的申辩 》,发现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很多也都和现代不符,比如说《理想国》中也有这种消灭家庭的概念,和大量放在现在会被认为是愚民或者威权的说法。但是为什么这些早就在西方一步步进化淘汰了的理论,在中国的社会认知中还是混作一团?中国自身思想史的流变,和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为什么雅典和古希腊能产生这样特别的思想,欧洲的政治和思想是怎样发展的……这些问题留待我进一步探索。 最近读到的另一本书是介绍历史学科的《 历史之源:牛津通识读本 》,单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觉得怎样,回头来看这里,突然意识到,中国的各种学科建设,从加入世贸组(WTO)开始算我心目中的现代化,这么多年了,印象里几乎没什么有价值的长进。我当然立即就能想到是因为压倒一切的政治需求压制了民智的真正开化,但是问题只说到这里就太没意思了,这本书里非常全面的介绍了历史学科在欧洲的沿革、历史学科的研究都是干些什么、历史研究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联想到国内的历史教育,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也就不消说了,但即使是今天,普遍情况上而言也见不到关于这些学科纵深的讨论,和对这种基础讨论的需要的意识。所有人都在不自知的吃着不知道哪里喂来的肉糜,是不止墙内,墙外的中国人间也很少见这种层次的思考与讨论。在卫生意义上不应该吃来历不明的食物,在思想上也应该要认识到我们中国人的简中圈,吃的每一口精神食粮都是来历不明的。 附上一个我自身经历到的例子,我刚从国内出来时,遇到什么问题去查维基百科,总是特别不满英文维基上对于历史事件都是大段大段的描述,没有一个几句话直接告诉我,事件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影响是什么。想想这其实就是国内的高中历史教出来的素养,我只想要几个随看...

转载:李社区 - 李币发行

转载 李社区 发布于2024年12月18日的 Tweet  ----- 今天我们很高兴的宣布,我们在Sol上发行了我们的迷因币 $LI ,以帮助我们的团队持续运营这个账号。 $LI 将以一个基金会架构, 后续会邀请更多业内人士作为基金会成员,通过多签钱包管理基金会的支出,确保基金会的去中心化,以完全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运作。… pic.twitter.com/prHOlWu9Lx — Li (@Li_DAOmeme) December 18, 2024  ----- 原帖链接 : https://x.com/Li_DAOmeme/status/1869402450911981790

第十七章:人民公社——大饑荒的組織基礎

原书及其作者: 《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下篇)》,楊繼繩,天地圖書第七版。 系列上一篇: 形成  ----- >p700 要了解人民公社是怎樣出現的,就得了解中國的農業集體化。中國官方一直稱農業集體化為農業合作化。因此,很多出版物上把農業合作化和農業集體化混為一談。其實,合作化和集體化是兩個本質不同的東西。前者是在個人利益的基礎上合作,後者是剝奪個人利益。前者是私有制基礎上的互惠互利,後者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有人用發達國家至今還有合作制的事實來為中國合作化辯護,實際是風馬牛不相及。 中國搞的不是合作化,而是集體化。否定私有制,否定個人利益,是實行極權制度的經濟基礎。沒有農業集體化,就沒有中國的極權制度。既然農業集體化是對農民的殘酷剝奪,集體化過程勢必也是殘酷的、強制的。人民公社是集體化制度的發展,是對個人利益的進一步否定,是極權制度的基層組織,當然也是大饑荒的組織基礎。 一、毛澤東掀起農業集體化高潮 >p700 合作社最早產生於19世紀初的西歐。當時,資本主義制度還很不完善,出現了經濟危機等一系列社會弊病,當時一些知識分子激烈地批判這個制度,認為這些問題的原因是資本主義的私有制。19世紀初,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沙利·傅立葉(1772-1837)發表了《論家務農業協作社》和《新世界》等著作,提出了未來社會應建立和諧的社會制度和「法郎吉」(來自希臘語「隊伍」一詞phalanx的英文phalange,意思為嚴整的步兵隊伍)的設想。 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想象:无产者联合,与资本家形成黑白分明的对立;经济活动由公有制,行政权力,和按需分配主导;社会组织是一种充满幻想的整齐、温暖、尽善尽美的模糊设想。 >p701 所謂沒有採取革命的手段,就是沒有掌握政權,不能用政權的力量來推行,不能控制和調動全社會的資源來做這件事。毛澤東等就不同,他們掌握了政權,利用政權的力量可以強制,利用手中控制的輿論工具可以動員,利用手中的物質資源,可以迫農民就範。先驅者的理想無可厚非,但是,用強權來推行一種理想,就會造成災難。為了推行某種理想而建立的強權制度,就會把更多的人置於這個制度的奴役之中。 ~ 之所以造成災難,是因為用行政强制辦法去做沒有能力做的事。 上篇,P121 ~ >p701-702 土地改革以後,農戶出現富裕和貧困現象是有的,但是不是...

转载:rfa刊载胡平文章 - 言论自由是突破口

转载 胡平  发布于2020年2月6日的 Tweet  ----- 法学家张千帆倡议,设立2月6日为中国言论自由日。张千帆说:“此次灾难向我们每个人显示,压制言论就是国家犯罪 — 这一点应该成为每个合格公民都明白的宪法常识。” 李文亮离世激起公愤,言论自由呼声高涨。… — Hu Ping胡平 (@HuPing1) February 6, 2025  ----- 原帖链接 : 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glun/huping/hp-02072020161458.html

转载:人文中国刊载许小年文章 - 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

转载  人文中國 Humanities China Academy  发布于2025年1月9日的 《许小年|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研究最大的“冤假错案”》  ----- 许小年|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研究最大的“冤假错案” by 人文中國 Humanities China Academy 从学术界公认的定义可知,既然封建指封土建国,或政权的逐级承包,封建社会必然是政治分权,不可能与中央集权并存。 Read on Substack  ----- 原帖链接 : https://humanitieschina.substack.com/p/487

转载:人文中国整理秦晖演讲 - “主义”可“拿来”,“问题”须土产

转载  人文中國 Humanities China Academy  发布于2024年10月14日的 《【重磅】秦晖思想 | “主义”可“拿来”,“问题”须土产》  ----- 【重磅】秦晖思想 | “主义”可“拿来”,“问题”须土产 by 人文中國 Humanities China Academy 论东西学互渐中的问题误置 Read on Substack  ----- 原帖链接 : https://humanitieschina.substack.com/p/ba8

读书笔记:历史

图片
原书及其作者 牛津通识读本:历史之源 ( Hist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又是一本牛津通识系列,大主题,小开本。这个系列我读到这里是第三本,质量都很不错,作者水平到位,书写结构稳定。如题所述这一本的主题是历史,叙述非常愉快,除了内容上介绍历史学科,本身也像一个叙述历史的实例。  ----- Chapter 1-3 ——describe what history has been in the past P20, Wheel of Fortune, by William de Brailes (1235),这张彩图源 维基百科 中世纪及以前,最初诞生的历史是过去的故事,和故事的叙述。叙述中带着修辞,叙述者的目的,和叙述者自己的解释。早期史料中,“史实”的概念和文学风格混杂不清,对历史的观念则是认为应以记述政治为全部目的。 大概在宗教改革到工业革命的年代,欧洲16、17、18世纪左右,又或者说从中世纪向现代进发的大节点上,历史开始发展为专门的学科。“事实”的概念开始形成,历史从文学的温床里脱出,逐渐成为旨在记述“真实”故事的学科;史料研究逐渐开始细致,除了史料本身内容,史料语言中自带的时代差异也开始被注意到,一片混沌中,“过去”与“现在”概念上的微妙差异开始进入研究范围;历史的“动机”(causation of history),即历史发展由什么推动的问题开始进入史学家的视野。 Chapter 4-5 ——show how one might set about ‘doing‘ history >p62 These are important stages, and something similar is present in every history written: A clue that pushes the historian towards a particular set of sources. Historians make choice and decisions before they ever lay eyes on the evidence. So perhaps it would be more truthful to say that one way in which h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