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齊魯之難
原书及其作者:《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杨继绳,天地图书第七版。
- 注意一下,因为我借到第七版的实体书了,从这篇笔记往后的页码请以第七版为准。原来的第四版上册共568页,第七版上册共629页,以备存念。 
系列上一篇:广东
-----
 
 
>p432 在上世紀60年代任中監委處長的李堅,當年曾到河南、安徽等省對大饑荒作過調查,他對我説,山東是饑荒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1999年,我到烟台養馬島講完課就到濟南,在朋友的幫助下,查閲了60年代的歷史資料。經過幾天查閲,有一些收穫,但覺得我看到的資料還不夠完全。山東大饑荒的情況,有待檔案開放後,作進一步深入的研究。我只能根據現有的資料寫這一章。
一、批判趙建民,大反右傾
>p432 山東省也像其他省一樣,「大躍進」也是以政治大批判開路的。山東批判的對象是省委副書記兼省長趙建民。…… 山東省的第一、第二把手都是從華東局調來的。趙建民是山東的老革命,在山東必定有較深的人事根基。是這位老革命對新來的上司不夠尊重呢,還是外來的上司畏於趙建民的地方勢力呢?也許二者都有,他們之間是不夠協調的。趙建民是敢説真話的人,恰恰在這一點上被新來的上司抓住了把柄。
二、毛澤東、劉少奇給山東鼓勁
三、山東的「五風」有特色
>p438 批判右傾思想以後,大躍進狂潮疊起,青壯勞力都去煉鋼、修水庫去了,1958年全省秋播面積不及往年的四分之三。
共產風
- 平均分配,无偿调拨,经济核算单位变来变去。家里原有的财产尽被掠夺一空,赖以生存的资源全靠分配,而分配机制又混乱不堪,劳不能有所获。
浮誇風
- 张口就来的虚报产量带来的恶果却是实实在在,计划安排和实际脱节,而因为体制僵化,计划又无从改变,于是就开始制造灾难。
命令風
- 不仅社员会被强迫命令、随意体罚,干部也会被乱批乱斗,撤换处分。
幹部特殊化風
瞎指揮風
- 农民的意见和务实官员的意见不能说,一有和上级不同的意见就被扣政治帽子,再荒唐的指令也只能执行。
四、山東省糧食產量和徵購
 
- 以“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帽子来开展反瞒产私分运动,同时群众的口粮安排被层层压缩又扣克,数量和质量惨不忍睹。
五、館陶事件
- 馆陶是发现较早的大批死人问题,但是责任被推给莫须有的天灾,没有人检讨政策,导致饥荒畅通无阻的向全国发展。
- 三年大饥荒是彻头彻尾的人祸,劳力不事生产,又要大兴土木,浪费粮食,而领导层的狂热却停不下来,越是减产就越是要用要通过压榨民众来贴合上级的认识、维护上级的权威,于是谁先刹车就谁立即被体制吞噬。最后发展到彻底不可收拾才能让灾难停下,但也仅仅是暂时局部改错而已,集权体制从未自省,也不必检讨追责和预防灾难重演。权力只单从上来的体制只需要保障自己执政,其余一切考量从不可能切实深入,唯上是从发展到极致的中国集权社会就保证了领导人的错误一定会变成自我强化和全国统一的,并且从根本上无法反思和做出改变。
六、濟寧事件
- 甚至连中央开始改错右转了,这里的左倾狂热还在继续。每个地方的饥荒严重程度因地方官员而异,但是总体狂热的情况下不会差的太多,只有惨烈和更加惨烈的区别。能导致典型事件(只算有记录的)的个体官僚出现在哪是偶然问题,但这种官僚的插花式出现则是集权体制对上负责和思想灌输的必然结果。
七、全省大饑荒
- 打击务实官僚,以上级主观想法为准,执意要让现实贴合上级的想法基准,付出代价的就是无数普通农民。
>p455 在大饑荒期間,山東省到底餓死了多少人?我們只能用官方資料進行計算。根據《中國人口·山東分冊》中的歷年死亡率資料,可以計算出山東從1958年到1962年非正常死亡184.43萬人,少出生225.66萬人。薄一波告訴趙建民山東餓死了300萬人。從當年山東省飢餓的嚴重程度來看,300萬人可能是一個最低數字。
八、舒同丟官
- 省委第一书记舒同,逼着山东省的狂热一直居高不下,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揭盖子的一天,总路线改错时没有跟着改错就成了他的罪证,一切责任都推给了他。
- 舒同丢官以后,山东的情况也没有好转。
-----
原书信息: 楊繼繩,2008,《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天地圖書,第七版,ISBN 978-988-211-908-6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