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罪不在天災,也不在蘇聯

原书及其作者:《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下篇)》,楊繼繩,天地圖書第七版。

系列上一篇:城市

 -----

  • 在1962年1月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提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三年自然灾害”,1981年6月27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三年大饥荒的原因是大跃进和反右倾的政策错误为主,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同。

一、天災年年有,三年是常年

>p643-644 中國疆域遼闊,地形複雜,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每年都在不同的地區發生大大小小的天災。查閲中國的自然災害記錄可以發現,中國自然災害是非常頻繁的。…… 要把三年大饑荒的原因歸罪於自然災害,是很容易找到根據的。1959—1961年肯定是有自然災害的。問題在於,這三年的自然災害是不是比歷年的自然災害更加嚴重,即使嚴重一些,是不是能造成幾千萬人死亡,這就需要將這三年的自然災害情況與歷年的自然災害情況作一個比較。

1. 用官方的數據分析

 

 

>p646 然而,即使從官方公佈的數據中,我們也難以得出餓死人的原因是天災。
我把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歷年糧食產量也列在表15-1中,可以看出,糧食減產和受災嚴重程度並不呈正相關關係。
……
退一步來說,即使是糧食大幅度減產,只要中國門戶是開放的,只要有糧食市場存在,就不會發生饑荒。當糧食稀缺的時候,糧價就會上升,外地糧食就會流入,中國沒有糧食,外國糧食也會流入。中國當時是對外封閉的計劃經濟國家,沒有糧食市場,更沒有融入國際糧食市場之中。

2. 用350個站點的氣象資料分析

  • 在被国统局垄断的数据外,作者找到了有自己研究和统计的气象专家们。

(1)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p647 根據對自然災害評價的需要,氣象學家通常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來劃分乾旱等級。他們認為,這個指標能夠反映乾旱的本質特點。它反映了該年降水量與正常年份降水量的偏離程度。如果當年的降水量接近多年平均值,則不論是降水量多的地方還是少的地方,都不會發生乾旱。

(2)生長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p650 4-10月是農作物生長期(簡稱生長季),這個時期降水量多少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 但從總的趨勢上看,1959—1961這3年,生長季降水量距平偏離幅度是40年來最少的幾年,遠遠少於1954、1965、1972、1973、1978、1989等年份。從偏離幅度看,這三年是一個常態年份,不能説是大災之年。

(3)年平均氣溫距平時間變化曲線

>p650-651 氣溫對農作物的生長有重要影響。我國氣象學者利用全國大體分佈均匀的350個站點1951—1990年的年均氣溫的平均值繪出的全國氣溫距平時間變化曲線,如圖15-3可見1958年—1961年的氣溫同歷史平均水平的偏差不是歷年來最大的,即年景比較正常。

 

>p651 「降水生產力」(TSPn)和「氣溫生產力」(TSPt)都屬於「氣候生產力」。所謂氣候生產力就是以氣候條件來估算的農業生產潛力,即在當地段的光照、溫度、降水等氣候因素的作用下,假設農作物品種、土壤肥力、耕作技術等作用都得到充份發揮時,單位面積可能達到的最高產量。這是自然條件影響糧食產量最直接的科學表述。降水生產力(TSPn)和「氣溫生產力」(TSPt)都有科學的公式來計算。由於過於專業,本處從略。

(4)氣溫生產力時間變化曲線(TSPt)

 (5)降水生產力時間變化曲線(TSPn)

二、蘇聯撕毀合同不是大饑荒的原因

>p657 1959年6月,蘇聯單方面撕毀了1957年10月簽訂的關於國防新科技的協定,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和生產原子彈的技術資料。此時,中國的大饑荒已經出現了半年有餘,顯然這次合同的撕毀不是大饑荒的起因。何況蘇聯這次撕毀的是原子彈的協議,不影響農業生產,也不會影響工業。

三、償還蘇聯債務也不會產生大饑荒

>p661 沈志華教授認為,傳聞中所說的蘇聯在與中國關係惡化後曾追迫還債,他沒有看到任何歷史文獻的記載,卻發現了蘇聯為緩解中國的饑荒提供的援助的資料。1961年3月為幫助中國解決饑荒問題,蘇聯提出以貸款方式向中國供應100萬噸小麥和50萬噸轉口古巴蔗糖,但中國不要小麥,只接受了蔗糖的援助,這筆貸款為3.296億新盧布。
按協議,這些債務應到1965年全部還清。到1964年,中國提前一年還清了50年代蘇聯的全部貸款和利息,1965年10月以前又還清了蔗糖貸款和貿易欠款。至此,中國還清了所欠蘇聯的全部債務。
中國提前還清了的債務,並不是蘇聯迫債,而是毛澤東為了「爭一口氣」,主動提前還清的。

>p661-662 1964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自豪地說:在經濟困難時期,「我們不但沒有借一文錢外債,而且把過去的外債基本還清了,我們欠蘇聯各項借款和應付利息共計14.06億新盧布,已經按期償還了13.89億新盧布,剩下尾數1,700萬新盧布我們已向蘇聯提出,用今年對蘇貿易的順差中的一部份來提前還清。不僅如此,我們還拿出比這個時期償還外債數額要大得多的資金和物資,支援社會主義國家和民族主義國家。
这些国家中有的生活水平远高于中国,如匈牙利。基建和军事项目的援建也在许多国超出其需要,如在阿尔巴尼亚。

 -----

原书信息:楊繼繩,2008,《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天地圖書,第七版,ISBN 978-988-211-908-6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随笔:博客开通有感

简记:人类中究竟有多大比例真的热爱自由,超过热爱面包?

Start with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