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25的博文

第二章:關於八九民運失敗的結局

原书及其作者 : 胡平 先生的《中國民運反思》, 中国民间档案馆 有提供 完整电子本的pdf , 独立中文笔会 上能找到每一章节的存档,直接谷歌搜索章节名一般就会跳出来。这本书对于整个八九民运和六四事件的梳理非常全面细致,反思也非常深入。 系列上一篇: 意义和作用  ----- 一、八九民運:是失敗還是成功? >p16 按照波蘭團結工會顧問、民主運動理論家庫龍的説法,極權主義乃是使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包含在内並形成某種社會契約。極權制度越是完美,它越是善於掩飾自己的暴力本質。成功的極權制度不僅在於它全面地壓迫人民,更在於其人民對這種壓迫的不自覺自知甚而主動參與這種自我壓迫。從這個意義上講,八九民運是對極權制度的否定,而六四屠殺同樣也是對極權主義的否定。 二、關於八九民運的失敗 >p16 成功的本質是,後果符合於目的。八九民運的目的是爭取基本的自由權利,建立和擴大自主性的公共交往空間。運動的後果顯然沒有達到這些目的,甚而還造成了已有成果的嚴重喪失。所以它是失敗而不是成功。 >p17-18 當我們從現實政治的角度談論問題時,我們必須重視的是現實的存在而不是潛在的可能。儘管在六四之後,中國人民内心深處對共產黨統治集團更加同仇敵愾,但在社會現實中,他們卻變得比原先更隔離和更孤獨。…… 過分嚴酷的壓迫是會消滅反抗的,確切地説,它能把反抗壓縮到幾近無形的程度。過分嚴酷的壓迫肯定是要挫傷、而不是激發,侵蝕而不是助長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古今中外的歷史都表明了,大規模的反抗暴政的運動,都不是爆發在暴政最嚴酷,而是發生在暴政不太嚴酷的時候。 >p22 八九民運本身是一場民主改革運動。它之所以在後期變得具有幾分激進革命的架勢,只是由於人們缺乏足夠的政治智慧而脫腔走板的結果。因為不具備必要的政治條件,八九民運終究也沒有變成一場真正的激進革命。因此,無論是從民主改革的角度出發,還是從激進革命的角度出發,這場運動都沒有獲得成功。 >p24 在一種漸進的民主改革過程中,專制力量和民主力量的此消彼長常常是成比例的:專制力量退一分,民主力量長一分。因此,對民主改革而言,專制政權的結束差不多就等於民主制度的確立。在現代社會中,激進革命很少是由純粹民間力量造成的,它往往也是舊政權内部一部分人武裝反叛的結果,因此,激進革命勝利後,掌權者主要是來自舊政權...

概论:文艺复兴人的旧日荣光

图片
 原书及其作者 Jerry Brotton 的 "The 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是的我又在读牛津通识读本系列,这个系列很合我对于一个主题想要的入门程度。优点也都说过很多遍,大主题,小开本,很多学科都有出本,学科内部的介绍也都相当全面。 文艺复兴对于欧洲,是从不假思索的中世纪世界中出离的年代,它就和现代性本身一样复杂。看了这本书我更能留下印象的倒是,原来人的社会历史,从早期到现代,一边是越来越复杂但一边也是越来越柔软灵活的。中世纪的欧洲里边,钉死的清规戒律就是死的,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技术爆炸,航海和商贸长足发展,各地的方言脱离了拉丁语开始自我的发展,社会如此深刻的变化。 过了这本书,我发现看的历史越多,我的评论变得越少。原书之中已经有一切,我只是看见。  ----- Introduction——An Old Master   >p3 The three basic arts – grammar, logic, and rhetoric – were known as the trivium . …… The quadrivium referred to arithmetic, music, geometry, and astronomy, all of which are clearly represented in Holbein’s precise depiction of the arithmetic book, the lute, and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These academic subjects formed the basis of the studia humanitatis , the course of study followed by most young men of the period, more popularly known as humanism. …… The highly flexible nature of the studia humanitatis encouraged the study of a variety of new disciplines that became centr...

转载:不明白播客专访伍雷 - 民营企业家接连自杀背后

转载 不明白播客 发布于2025年8月20日的 Podcast transcription 《伍雷:民营企业家接连自杀背后(文字版)》  ----- 伍雷:民营企业家接连自杀背后(文字版) by 不明白播客 Read on Substack  ----- 原文链接 : https://bumingbai.substack.com/p/8c4

简讯:编程随想从看守所转入监狱

图片
  旧案更新:编程随想(阮晓寰)从看守所转入监狱,有多个推号发文确认了准确的关押地址,呼吁大家可以寄明信片。  ----- 中国数字时代的词条介绍: Biān Chéng Suí Xiǎng | Program-think | 阮晓寰 原始推文: https://x.com/Birds_b_r_32309/status/1957645436220481575 https://x.com/Birds_b_r_32309/status/1957645436220481575 https://x.com/Birds_b_r_32309/status/1957645436220481575 https://x.com/Birds_b_r_32309/status/1957645436220481575 https://x.com/Birds_b_r_32309/status/1957645436220481575

第一章:关于八九民運的意義和作用

原书及其作者 : 胡平 先生的《中國民運反思》, 中国民间档案馆 有提供 完整电子本的pdf , 独立中文笔会 上能找到每一章节的存档,直接谷歌搜索章节名一般就会跳出来。这本书对于整个八九民运和六四事件的梳理非常全面细致,反思也非常深入。 系列上一篇: 序言  ----- 第一部分 八九民運反思 第一章 關於八九民運的意義和作用 引言 >p3 從歷史學家的角度總結八九民運,也許為時尚早。因為迄今為止,有關這場運動的幾件重大事實,人們還缺乏足夠的第一手資料。…… 相比之下,關於六四凌晨「情場」時的具體傷亡狀況,以及此後搜捕監禁的詳細情節,儘管眼下還不太清楚,但倒不是十分緊要,因為它們並不妨礙我們認識這場運動的基本脈絡。…… 在這裏,理論上的研討,本身也就是一種實際的投入。一場運動過去了,它能給人們留下些甚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從這場運動中發掘出些甚麽。 一、一場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發生的空前規模的民主運動 >p4-5 八九民運是一次更為純粹的民主運動。它的動力,並非來自對外部壓迫侵略的反抗,主要的也不是來自對國家富强的追求,基本上是出於内部自身的對自由、人權、法治、民主的强烈渴望。…… 應該肯定,在此之前的七九年民主墻運動、八O年自由競選運動以及八六 – 八七年大學生游行示威運動,都是比較純粹的民主運動。八九民運與上述運動的區別,主要不在内容上或性質上,而在規模上。…… 在這樣一種人類有史以來控制最嚴密的社會中發生的大規模的民主運動,無疑要比發生在其他類型的社會中的民主運動都更為艱難,更為複雜,也更為偉大。 八九的特殊之处在于:现代化的政治诉求,空前的规模,共产主义集权政体下诞生。此前的群众性政治运动,要么以救亡和民族主义为主,要么规模较小。 二、八九民運與五四運動的比較 >p6 其次,政治運動畢竟不是思想運動,不是文化運動。在任何政治運動中都會出現許多講話、文章、宣言、聲明之類文字作品。從政治運動的角度出發,我們衡量這些文字作品的意義,不僅要看它們的内容是否博大精深,尤其要看它們對運動本身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力。…… 與其説知識分子未能在八九民運中拿出甚麽精彩深刻的文章,不如説我們對於這樣一個大運動的到來缺乏必要的準備。在運動需要我們拿出既激動人心、又高瞻遠矚的作品時,我們拿出的僅僅是一些匆匆趕就的缺乏深度與力度的文字而已。 有批评道,八九没...

转载:波士顿书评 - 发现等级歧视(Rankism)

转载 波士顿书评 发布于2025年7月30日的 Substack newsletter 《邵鹏 | 发现等级歧视(Rankism):纪念罗伯特·沃克斯》  ----- 邵鹏 | 发现等级歧视(Rankism):纪念罗伯特·沃克斯 by 波士頓書評 Boston Review of Books Read on Substack  ----- 原文链接 : https://bostonreviewofbooks.substack.com/p/rankism

转载:江松澗 - "The Hong Kong Riot Trials"

转载  Brian Kern/Kong Tsung-gan/江松澗   发布于2025年3月7日的 "The Hong Kong Riot Trials"  ----- The Hong Kong Riot Trials by Brian Kern/Kong Tsung-gan/江松澗 #9 in the Hong Kong Repression Monitor series Read on Substack  ----- 原文链接: https://briankernkongtsunggan.substack.com/p/the-hong-kong-riot-trials

转载:不明白播客 - 江油事件 人们为何走上街头?

转载 不明白播客 发布于2025年8月14日的 Substack newsletter 《江油事件:人们为何走上街头?(文字版)》  ----- 江油事件:人们为何走上街头?(文字版) by 不明白播客 Read on Substack  ----- 原帖链接 : https://bumingbai.substack.com/p/b90

随笔:博客开通有感

图片
     我以前在国内,主要接触的社交媒体是微信朋友圈,后来我出国,用上了油管,推特,instagram。看的越多反而越累,直到在修一门哲学系导论的时候,教授有一天坐到桌子上,说,其实你们我们不需要靠手机活着,我甚至并没有一部智能机,但我仍站在这里。      那真叫一个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我突然想到也许我一直一直在社媒上刷帖子并不是我真实的需要,而是这些媒介制造出来的需要。当然了,我并不认为我的经历有什么非常值得自珍自怜的特别之处,一个精彩的人生总会在时时刻刻产生自己的顿悟的。社交媒体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角色,如果很多人都对社交媒体产生类似的顿悟我毫不意外。但每个人的契机各有不同是肯定的,在那之后,我的社媒使用频率一路下滑,手机屏幕使用时间也基本是一路下滑。问我为什么,我发现当我不需要不停地被social media feed和叮铃咚咙响个不停的手机消息打扰的时候,当我的物质生活和信息生活都可以很简单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很强大。我感到生活好像有触感,时间好像有触感。(这个比较抽象的感受可以试试看下面这个视频,我的感受基本和我看到最后一幕时的感受相同)我感觉我的时间和注意力好像有重量,不过这一则是在我开始读书时写笔记而且发布在substack上之后的事。因为觉得有人看了,对自己整理东西时候的系统化要求会更高,前后的贴文往往也会想要相勾连。        不过substack用了一段时间,发现了它的note功能和chat功能。前者基本是类似于推特的发帖功能和社区,后者是类似贴吧形式的频道聊天室。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功能,虽然我发note也容易写成长文,不过note这种短帖子的特性还是比基于邮箱订阅分发的substack主体功能热闹得多,发一篇好的note涨订阅也更快。而且我觉得,substack上的社区用户应该主要都是因为长文订阅而聚集起来的,也许这帮人的社交媒体会是我喜欢的东西。事实证明不是,note刷太多,也会一直被推送和普通社交媒体类似的东西。用户群决定了note社区的氛围还远不至于让我讨厌,但原来快餐内容的盛行似乎是必然和社交媒体碎片内容+算法推送的模式绑定的。我真正想要的是可以沉下心来慢慢说话的媒介,是我可以花很多时...

简记:人类中究竟有多大比例真的热爱自由,超过热爱面包?

图片
  >substack @wuyagege 东德是人类境况的一个隐喻。 人类中究竟有多大比例真的热爱自由,超过热爱面包? 人类中究竟有多大比例只想当个日子人,不在乎自由? 1953 年坦克开上大街公开杀人之后,八年时间里 200 万东德人用脚投票。但请注意:还有 1600 万人选择留下来,正因为他们留下来,东德政权才能安稳如磐石。 1961 年后的东德,一小撮想方设法翻越这堵墙;有更多人加入体制,给斯塔西当线人。 在东德史里,乐观者和悲观者都能找到各自想要的答案。 柏林墙最终倒掉了,但它曾屹立不倒 28 年。 柏林墙屹立不倒 28 年,但它终于还是倒掉了。        这摘抄的段落来自Substack专栏博主 乌鸦鸽鸽 的新文章 新书讯08:东德史 。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博主,他的文字让我感到一种持续的进化,持续的思考。不是简单的看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思考,而是总在尝试审视整个系统,审视自己的认识。当然这个东西很抽象也很难说,完全保不齐只是我的自行脑补,但总之我始终非常喜欢他的文字气质。      以及兼谈「人类中究竟有多大比例真的热爱自由,超过热爱面包?」这个很容易导向悲观表述的问题,这个问题引起我的思考。在一种形而上的理论层面上,我认为人类就是应该因为热爱面包而热爱自由,少数思维过动的人不应该对更多生活在生活中的人求全责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我认为最终极的正义是生存,先别急着定论说这是道德混沌,你都点开笔记看到这里了我希望你看完。设想《美丽新世界》一书里构想的社会,政府通过某种未来科技的基因控制来实现社会控制,绝大多数普通顺民将会一生快乐的劳动,不曾想过特权阶层存在的不合理,少数突破了无意识桎梏的思考者最终会被单独流放到一个与世隔离的社会,全社会总体的物质水平不是太差。再设想《1984》所构造的社会,政府通过无穷无尽的保持战争状态,持续灌输意识形态,将人划分三六九等,有意的不断制造物品短缺和无处不在的监控来遂行控制。如果站在普通人的视角来选择一定要生活在其中一个社会里,我个人会选择《美丽新世界》,而这不妨碍我认为这两种社会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义的。尤其是,一旦超出了理论探讨的范围,一旦有人想在现实中往任何类似的方向走,那都是不可接受的。    ...

Start with Blogger

 Hello all, I've thinking about build my own website a few months ago. I went through quite some things in this period, like blew away my computer's OS, etc, and didn't push this idea hard. But here I am, once I got some free time I jump back! Time has proved that I just like to explore and mess with things. And guess what, I start with the idea of building a simple static website by a nice generator called Jekyll . That is a nice practice though. But things happened and I find a Blogger site that is easier to start might be my better choice. Voila, you now seeing me post this test page on Blogger ! Maybe I'll stay with this approach this time and start to move my post soon. Or maybe not, who knows?

简讯:江油爆发抗议事件

突发事件:江油出现大规模民众聚集的抗议事件,可能有近千人,一开始还得到了和政府面对面的协商机会。未果,后续开始有人被捕,现场有人聚在一起喊口号。 (*这篇博文内的所有日期和时间为北京时间)   ----- 时间轴总结(写于8月6日): 事件的起因是8月2号,四川江油发生了一起霸凌事件,受害者哭着说要报警,打人者扬言报警制不了她们。 4号,许多民众不满当地公安处理结果,往打人者家里放花圈,前往市政府要求严惩施暴者,进入市政府会议室后有民众直接和领导展开对话,此阶段已经有零星的市民被捕。 下午4点,绵阳特警到场,市政府周边开始封路;晚上11点,警方封路,暴力清场和抓捕开始。 随后对峙不断升级,被粗暴对待的民众到了午夜0点仍在聚集,期间不断高唱国歌,凝聚气势,而警方则已经默默增加了警力,开始将清场完成的区域用护栏围起,不断缩紧人群的占领面积。时间进入5号凌晨2-3点,警方开始在更多区域集结冲阵,驱散和攻击民众,现场也开始出现警民冲突,但是不存在市民趁机打砸抢的情况,哪怕是市民对待警察也表现出了最大程度的克制。对峙持续到到3-4点左右,警察开始了最后的大规模暴力清场,途中见人就打,人群迅速散开。5点左右,街面上的清场已经持续了几个小时,更多的全国网友开始不断拨打江油警方的电话。再到6号上午时,许多的街道已经归于空旷,网上传出的消息也逐渐变少,只能从零星的影像资料和地图软件上看出江油有多段交通路径处于管制之中。但是网络上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不断有看到网友通过评论致使其他地方警察的直播间关停或媒体号关评论的消息,信息传递和封锁的追逐战此时此刻仍在继续。  ----- 关键节点整理: 事件起因: 8月2日发生的校园霸凌事件 8月4日: 不痛不痒的警情通报 8月4日: 江油市民不满警方处理结果,约有千人聚集 8月4日: 市政府放市民们进入议事厅内协商  8月4日: 有被捕市民被装在运猪车里拉走   8月4日: 大片地区已经封路,市民在剩余领地里坚持不散并且开始唱国歌,喊口号 8月4日: 夜间,警方在大规模冲锋前打开了执法记录仪   8月4日: 时间将近午夜,警方开始最后清场   8月4日: 绵阳警方发帖急招辅警 , 在前后很接近的时间里有网友拍到川A车牌的大巴进入江油 8月5日: 全国网友打爆江油警方的电话 8月5日: 李老...

转载:李社区 - 关于社会运动的复杂性

转载 李社区 发布于2025年8月6日的 Tweet  ----- 原帖链接 : https://x.com/whyyoutouzhele/status/1953047462928584775

序言:中國民運反思

图片
原书及其作者: 胡平 先生的《中國民運反思》,这本书不厚,但是内容非常好。网上的存档非常完善, 中国民间档案馆 有提供 完整电子本的pdf (感谢他们,这个项目真的很好,系统性收集整理了很多不同于官方叙事的历史资料,链接指向他们的substack专栏)(电子本的页码与我拿到的实体版略有不同); 独立中文笔会 上能找到每一章节的存档,直接谷歌搜索章节名一般就会跳出来。 那么“内容非常好”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这本书成书在1992年,离它所介绍的主题事件,八九六四,时间上非常近,可想而知有非常完整的细节叙述,对于基本不了解六四事件的00后或者其他人是非常好的系统性扫盲资料。中国的语言环境因为受审查制度压迫太重,真诚但是不偏激,能具备一定的见解深度而且非常全面的把一个敏感事件全盘介绍说明清楚的资料是非常少而零星的。这本书幸而是其中一例。 另外我先强调“系统性扫盲”是因为,我希望我的专栏能更多的站在90、00、10后这样的新生代读者群的视角上来写。除了扫盲的意义,这本书的思考非常的深入而且温敛,温敛不是说没有直击要害,而是说采用了一种自制的表述风格。那自制是什么意思呢?我之前在substack note社区里看到过一张描述critical thinking层次的图,最开始一级是“That might be wrong…”,最上面一级是“I might be wrong…”。值得推崇的思维模式是从怀疑开始的,要紧的是理解这种不确定性甚至包括自己的理念,能够在不确定中思考的人,一般而言表述的压强就会减弱,直说就是这书的语言风格我读着舒服坏了。而且各方面而言,很能看得出作者的知识功底非常扎实,对于各种外国学者或者概念的引用/辨析非常合理,这点其实在简中学者之间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 一 - 二 pp. vii-viii 一個人的思想變化是一個十分複雜而連續的過程。在專制社會中形成明確的反抗思想尤其如此。不一定那麽有故事性或戲劇性。……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草未必是最重的一根草:那個最終促成我們反抗思想明確成型的事件或印象,在我們的整個漫長而複雜的思想變化過程中也未必是最重要的東西。 这一节主要是说作者如何转变为自由派的心路历程。诚然,简中圈的持异议者在相互交流的时候总是喜欢去说或者去问自己所谓“觉醒”的那个“关键节点”,好像抓住了这一个单点就抓住了大量的信...

转载:胡適紀念館 - 凡不肯承認異己者自由的人就不配談自由

转载 胡適紀念館 Hu Shih Memorial Hall 发布于2022年7月19日的脸书文,《 凡不肯承認異己者自由的人就不配談自由 》  ----- 原文链接 :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9321695159/posts/354321200221934

转载:云中月 - 以招数对招数

转载 云中月 发布于2025年8月2日的 Tweet  ----- 以招数对招数 ——总统与参议院的“任命之战” 在美国的权力分立体系中,总统和参议院之间的博弈常常不像是一场正面交锋,倒更像是一场绵延不断的棋局,每一方都以程序和规则为兵器,试图在不打破宪法明文的前提下,占据主动。 尤其是在联邦高级职位的任命上,双方的攻防早已进入“以招数对招数”的层面。… https://t.co/lzUzVLlCEb — 云中月 (@MoonAtCloud) August 3, 2025 以招数对招数(续) 总统的“打回票”本领 还有一个绝招,叫做口袋否决,也是利用国会放寒暑假休会的空档。… — 云中月 (@MoonAtCloud) August 3, 2025  ----- 原帖链接 : https://x.com/MoonAtCloud/status/1951804642272391386 https://x.com/MoonAtCloud/status/19518228118253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