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24的博文

简记:六四纪念日

图片
原视频及其作者: 如今又是一年六四,全世界的纪念活动实际上已经不少。但是年年看到纪念此事的中文声音几乎都在同义重复,以澄清事实和谴责呼号为主。诚然中文世界主流群体始终停留在一个不断忘记此事,事实不清的状况里,澄清和呼号确实必要,但是在走得远的人群内部,应该有更深层反思的声音分化出来。事先声明,我看论文 、书籍,或者上网获取实时信息的活动相当不积极,因而对于信息的评判是存在样本过少的问题的,不过就我看到的信息而言,这个油管博主 悉尼奶爸 为纪念六四制作的视频,我认为这个是比较深入或者有实际意义一些的。经他讲解才让我能够提笔来写一篇自己的感想。因为看到其他声音都只在单调重复惨烈和冤屈的时候,我自己并没有达到一个能弄明白我有什么想法的高度。 Take away: 纪念悲剧不是为了报复,以暴制暴从来都是不应该是现代文明解决问题的方式,纪念的意义是为了永不重复悲剧。 六四事件反映的是底线的丧失,御外的武器用来屠杀武力与其不在同一层级的普通民众是不可接受的。现代化和文明化是要人走出没有底线也没有规则的丛林状态的。 六四事件应被正视,很多时候冷静比愤怒更有力。太被情绪和立场裹挟既无助于深化讨论,也不利于构建共识。 Bibliography: [悉尼奶爸 Sydney DaDDy 雪梨奶爸]. (2024, June). 在墨西哥的六四事件现场纪念六四,让我们记住这个螳臂当车的歹徒!为什么我不愿称六四事件为六四屠杀 [video]. YouTube. https://youtu.be/qlnk5ApHSBA

读书笔记:中国建筑史

图片
  原书及其作者 梁思成,林徽因,这二人说实话我不甚了解,会来看这本书主要是看到了 柴静谈林徽因的一期节目 ,时长约半小时,经介绍才让我想起来,虽然一直知道林徽因这个名字,却一直以来都不清楚其人其事。柴静提到,这本书的代序部分为林徽因执笔,我找到的电子版能看得出来序写的确实非常的好,逻辑清介,有及其难得的学术气息与现代气息(图中实体版却没有此序),即使文字面貌跨越中国如此变动的四十年来到今(1981出版),内里的内容依旧闪光。 不过书的正文内容还是以晦涩难解的术语和文献组成,记述历史的成分多于对中国建筑审美哲学的分析。我学识浅薄,匆匆略过也未能详解其价值,这篇笔记实际上也只包括了代序和第一章的第一节部分。  另请注意,因为我的博客标题想要一致用英文,但不能确定此书有没有英译本,英文标题实际上是另一本书,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前言:永远的墓碑

图片
原书及其作者      《墓碑》,一本沉痛的历史与研究。其作者杨继绳曾为新华社高级记者,这本书用详尽的资料纵览大跃进与三年饥荒的历史。这段历史被淡化的太厉害,在这块墓碑前的惨痛又太让人无言。这本书的前言是对三年饥荒的景况与前因后果极其凝练的总述,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的分析直击要害,同时学术素养过硬,惨烈之余绝非仅被情绪裹挟。另,此系列笔记中的页码均以天地图书第四版为准。